(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邱越編譯)新冠康復者身體恢復得如何?身體還有不適的癥狀嗎?一項追蹤了1276名從武漢金銀潭醫(yī)院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情況的研究近期在《柳葉刀》上披露了結(jié)果,。
美國當?shù)貢r間8月28日《柳葉刀》發(fā)布一篇題為《1-year outcomes in hospital survivors with COVID-19: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》的論文,,研究將1276名去年從武漢金銀潭醫(yī)院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納入其中,,隨訪他們出院6個月和12個月后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(zhì)量情況,。
研究指出,這是迄今對新冠住院康復者最大的縱向隊列研究,。結(jié)果顯示,,大多數(shù)患者在隨訪期間身體和功能恢復良好,但多數(shù)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發(fā)病1年后仍至少存在1項異常癥狀,,包括疲勞或肌肉無力,、睡眠困難、脫發(fā),、嗅覺和味覺障礙等,。新冠康復者出院1年后健康狀況相比于出院6個月時有明顯改善,但仍未恢復至基線健康水平,。
該論文由首都醫(yī)科大學,、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、中日友好醫(yī)院,、金銀潭醫(yī)院的研究者共同完成,。
新冠康復者中大多數(shù)1年后仍未完全康復
該研究中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9歲,男性占比53%(681名),,864 名患者(68%)在住院期間通過鼻插管和面罩吸氧,,94名(7%)需要高流量鼻插管、無創(chuàng)機械通氣或有創(chuàng)機械通氣,,54 名(4%)患者入住ICU,,307名(24%)患者在住院期間接受了皮質(zhì)類固醇治療。
研究顯示,,至少還有一種后遺癥癥狀的人群比例從6個月時的68%(831/1227)下降到12個月時的49%(620/1272),,疲勞或肌肉無力是最常報告的癥狀,從6個月時的52%(636/1230)下降到12 個月時的20%(55/1272),。在整組和三個不同疾病嚴重程度的亞組患者中,,疲勞或肌肉無力,、睡眠困難、脫發(fā),、嗅覺障礙和味覺障礙等癥狀均隨著時間推移顯著消退,。
此外,更多患者出現(xiàn)焦慮或抑郁,,6個月時為23%(274/1187),,12 個月時為26%(331/1271),其中以輕度焦慮或抑郁為主,,只有一名患者出院后去了心理科,。
肺功能方面,6個月時有128名出院患者進行了肺部CT檢查,,檢查結(jié)果表明,,他們都至少出現(xiàn)一種影像學異常。12個月后,,中度和重度患者的這一比例下降至39%和40%,,而危重度患者仍高達87%。
值得注意的是,,mMRC評分≥1的呼吸困難患者比例從半年時的26%(313/1185)略微增加到12個月時的30%(380/1271),。在出院后12個月的時間里,大約20%~30%的中度患者觀察到肺彌散障礙(指O2,、CO2等氣體通過肺泡膜進行交換的物理彌散過程發(fā)生障礙),,而這一比例在危重患者中高達54%。
文章指出,,這是令人擔憂的現(xiàn)象,。鑒于在急性感染期間接受重癥監(jiān)護的患者中持續(xù)性肺彌散障礙和影像學異常的高發(fā)率,應在該人群中探索預防或改善后遺癥的策略,。
66%的康復者至少有一種“后遺癥”,,抑郁和焦慮問題較突出
為了確定新冠肺炎患者在出院12月后的恢復情況,研究人員從武漢市招募了3383名未感染新冠的社區(qū)居民作為對照組,。根據(jù)年齡,、性別和合并癥情況擇出1164名與新冠出院康復者按1:1進行匹配。
與對照組相比,,1164名新冠肺炎患者中,,有764人至少有一種普遍癥狀,比例高達66%,,是未感染者的2倍,。mMRC評分≥1的比例也顯著高于對照組,且在活動,、疼痛或不適,、焦慮或抑郁方面有更多問題,,生活質(zhì)量的自我評估得分較低,12個月后,,11%的康復者(131人)日?;顒庸δ苁艿接绊懀?9%(337人)出現(xiàn)疼痛等各項不適,,26%(300人)存在焦慮或抑郁的情緒,。而相應比例在未感染組中僅分別為6%、5%,、5%,。
研究者還發(fā)現(xiàn),女性受新冠后遺癥的影響更大,,報告有疲勞或肌肉無力的女性比例是男性的1.43倍,,焦慮或抑郁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,彌散障礙的比例是男性的2.97倍,。
在患病前有工作的479 名患者中,,422名(88%) 已恢復原工作,并且這些患者中的大多數(shù)(321/422, 76%) 已恢復原有工作水平,。479名患者中有57 名(12%)沒有回到原來的工作,其中18人稱是因為因為身體機能下降,,14人因為不愿意做以前的工作,,10人是因為失業(yè)。
“長期新冠”是現(xiàn)代醫(yī)學的首要挑戰(zhàn)
針對此次的研究,,《柳葉刀》發(fā)表社論稱,,“長期新冠”(longcovid)是現(xiàn)代醫(yī)學的首要挑戰(zhàn),隨著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繼續(xù),,持續(xù)性疲勞,、呼吸困難和抑郁等癥狀可能影響到數(shù)百萬人,但人們對這種情況知之甚少,,由于沒有經(jīng)過驗證的治療方法與康復指導,,“長期新冠”會影響人們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,同時增加醫(yī)療保健負擔,,加劇經(jīng)濟損失,。
世衛(wèi)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呼吁各國優(yōu)先考慮開展對“長期新冠”的認識、康復和研究,,為“長期新冠”收集數(shù)據(jù),。同時,科學界和醫(yī)學界必須合作探索“長期新冠”的機制和發(fā)病機理,,估算全球和區(qū)域的疾病負擔,,了解疫苗如何影響病情,,并通過隨機對照試驗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。
參考資料:
①《1-year outcomes in hospital survivors with COVID-19: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》,,THELANCET,,2021.8.28.